【 第1頁 第2頁 】 | |
張志軍:珍惜汪辜會談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 |
http://www.CRNTT.com 2023-04-29 00:05:27 |
張志軍說,今天,我們齊聚一堂,紀念汪辜會談30周年,追憶為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前輩風範,回顧以汪辜會談為開端的兩岸協商談判成果對兩岸關係的推動作用,從中汲取智慧和經驗。這對於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團結台灣同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張志軍表示,1987年,海峽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隨之興起,也衍生了各種具體問題,迫切需要兩岸雙方協商。為此,兩岸分別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並在工作層開展商談。1992年,經兩岸雙方分別授權,兩會經過反復協商溝通、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奠定了兩會協商談判基石,為實現兩會高層見面會談創造了必要條件。 張志軍說,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汪道涵會長與辜振甫董事長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實現了1949年以後兩岸雙方首次以受權民間團體名義舉行的高層會談。雙方簽署了《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在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科技交流、文化交流、事務性商談和兩會聯繫與合作方面均取得具體成果。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會場隔桌微笑握手的照片,成為“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生動寫照,至今仍是兩岸關係史上令人動容的經典鏡頭。兩位老先生的淵博學識、儒雅風範和民族情懷令人感佩! 張志軍表示,汪辜會談踐行了造福兩岸同胞的商談初衷。會談簽署的關於公證書使用查證、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的協議,解決了當時困擾兩岸同胞的急迫問題。30年來,兩岸相互寄送公證書副本近400萬件,最高年逾20萬件,為兩岸婚姻、繼承、收養、撫養、旅遊、定居和就學就業、投資興業和經貿合作等提供了便利。兩岸間掛號函件查單也由個案處理轉變為按照協議規定辦理,有效保障了兩岸民眾通信方面的權益。 |
【 第1頁 第2頁 】 ![]() |